首页 > 标准目录列表
序号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代替标号 |
国家/行业 |
1 |
ISO 802:1976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试样的制备和贮存 | ||
2 |
ISO 804:1976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分析溶液的制备碱溶法 | ||
3 |
ISO 805:1976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铁含量的测定 1,10 ––– 菲啰啉光度测定法 | ||
4 |
ISO 806:2004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在1000℃和1200℃下质量损失的测定 | ||
5 |
ISO 900:1977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钛含量的测定:二安替比林基代甲烷光度测定法 | ||
6 |
ISO 901:1976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绝对密度的测定 比重计法 | ||
7 |
ISO 902:1976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安息角的测定 | ||
8 |
ISO 903:1976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未夯实密度的测定 | ||
9 |
ISO 1232:1976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还原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 ||
10 |
ISO 1617:1976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钠含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分光光度法 | ||
11 |
ISO 1618:1976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钒含量的测定N-苯甲酰––– N ––– 苯胲光度法 | ||
12 |
ISO 1619:1976 | 天然和人造冰晶石 试样的制备与贮存 | ||
13 |
ISO 1620:1976 | 天然和人造冰晶石 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还原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 ||
14 |
ISO 1693:1976 | 天然和人造冰晶石 氟含量的测定 改进的威拉德·温特(Willard-Winter)法 | ||
15 |
ISO 1694:1976 | 天然和人造冰晶石 铁含量的测定1,10菲啰啉光度测定法 | ||
16 |
ISO 2069:1976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钙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法 | ||
17 |
ISO 2070:1997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钙含量的测定 | ||
18 |
ISO 2071:1976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锌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法 | ||
19 |
ISO 2072:1981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锌含量的测定PAN光度测定法 | ||
20 |
ISO 2073:1976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分析用溶液的制备加压盐酸浸蚀法 | ||
21 |
ISO 2366:1974 | 天然和人造冰晶石 钠含量的测定 火焰发射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
22 |
ISO 2367:1972 | 天然和人造冰晶石 铝含量的测定 8 ––– 羟基喹啉重量法 | ||
23 |
ISO 2828:1973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氟含量的测定茜素络合酮和氯化镧分光光度法 | ||
24 |
ISO 2829:1973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磷含量的测定还原磷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 ||
25 |
ISO 2830:1973 | 天然和人造冰晶石 铝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法 | ||
26 |
ISO 2865:1973(91)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硼含量的测定姜黄素分光光度法 | ||
27 |
ISO 2926:2005 | 铝生产用氧化铝 粒度分析 筛分法 | ||
28 |
ISO 2927:1973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取样 | ||
29 |
ISO 2961:1974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吸附指数的测定 | ||
30 |
ISO 3390:1976 | 原铝生产用氧化铝 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法 | ||
106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