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标准目录列表
序号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代替标号 |
国家/行业 |
31 |
ISO 3391:1976 | 天然和人造冰晶石 钙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法 | ||
32 |
ISO 3393:1976 | 天然和人造冰晶石 湿度的测定 重量法 | ||
33 |
ISO 3429:1976 | 主要用于铝生产的氟化钠 铁含量的测定1,10 ––– 菲啰啉光度测定法 | ||
34 |
ISO 3430:1976 | 主要用于铝生产的氟化钠 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还原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 ||
35 |
ISO 3431:1976 | 主要用于铝生产的氟化钠 可溶性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比浊法 | ||
36 |
ISO 3566:1976 | 主要用于铝生产的氟化钠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比浊法 | ||
37 |
ISO 3699:1976 | 工业用无水氟化氢 水含量的测定 卡尔-费舍法 | ||
38 |
ISO/TR 4277:2009 | 天然和人工冰晶石 游离氟化盐评价常规试验 | ||
39 |
ISO 4280:1977 | 工业用天然和人造冰晶石及氟化铝 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硫酸钡重量法 | ||
40 |
ISO 5930:1979 | 工业用天然和人造冰晶石及氟化铝 磷含量的测定 磷钼酸盐还原光度法 | ||
41 |
ISO 5931:2000 | 铝生产用炭素材料 煅后石油焦及其制品 总硫含量的测定 | ||
42 |
ISO 5938:1979 | 工业用天然和人造冰晶石及氟化铝 硫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法 | ||
43 |
ISO 5939:1980 | 铝生产用炭素材料 电极用沥青 水含量的测定 共沸蒸馏法(迪安 ––– 斯达克法) | ||
44 |
ISO 5940:1981 | 铝生产用炭素材料 电极用沥青 软化点的测定 环 ––– 球法(ring-and ball method) | ||
45 |
ISO 5940-2:2007 | 铝生产用炭素材料 电极用沥青 软化点的测定 环 ––– 球法(Mettler法) | ||
46 |
ISO 6257:2002 | 铝生产用炭素材料 电极用沥青 取样 | ||
47 |
ISO 6374:1981 | 工业用天然和人造冰晶石及氟化铝 磷含量的测定 萃取后原子吸收光谱法 | ||
48 |
ISO 6375:1980 | 铝生产用炭素材料 电极用焦 取样 | ||
49 |
ISO 6376:1980 | 铝生产用炭素材料 电极用沥青 甲苯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 ||
50 |
ISO 6791:2010 | 铝生产用炭素材料 电极用沥青 喹啉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 ||
51 |
ISO 6997:1985 | 铝生产用炭素材料 煅后石油焦 表面油含量的测定 加热法 | ||
52 |
ISO 6998:1997 /Cor 1:1999 | 铝生产用炭素材料 电极用沥青 焦化值的测定 | ||
53 |
ISO 6999:1983 | 铝生产用炭素材料 电极用沥青 密度的测定 比重计法 | ||
54 |
ISO 8003:1985 | 铝生产用炭素材料 电极用沥青 动态粘度的测定 | ||
55 |
ISO 8004:1985 | 铝生产用炭素材料 煅烧焦及煅烧炭素产品在二甲苯中测定密度 比重计法 | ||
56 |
ISO 8005:2005 | 铝生产用炭素材料 生焦和熔烧焦 灰分的测定 | ||
57 |
ISO 8006:1985 | 铝生产用炭素材料 电极用沥青 灰分的测定 | ||
58 |
ISO 8007-1:1999 | 铝生产用炭素材料 取样方法 第1部分:阴极炭块 | ||
59 |
ISO 8007-2:1999 | 铝生产用炭素材料 取样方法 第2部分:预焙阳极 | ||
60 |
ISO 8007-3:2003 | 铝生产用炭素材料 取样方法 第1部分:底部炭块 | ||
106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