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标 准 > 标准资讯 > 正文

奋楫扬帆 行稳致远 2024年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计量年会暨有色金属行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年会召开
2025-01-06 11:16:59   来源:    点击:

\

计量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导航仪”、公平贸易的“守护神”,完善的计量体系是推动大规模、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业化进程、支撑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12月19日-20日,2024年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计量年会暨有色金属行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年会召开在重庆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上海期货交易所协办,有色金属行业计量技术委员会、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承办。会议规模空前,来自有色行业的百余名计量工作者代表参加会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甘小斌,有色金属行业计量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有色计量委)主任委员、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存真线上出席并讲话;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学技术部质量标准处处长、有色计量委副主任委员杨鹏讲话;上海期货交易所高级经理郭沁沐介绍协办单位情况;有色计量委副主任委员、西安汉唐分析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军红,有色标准所质量计量部主任金丽君等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主任赵永善主持。有色计量委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杨素心作有色计量委工作报告。
 
甘小斌介绍,近年来工信部围绕行业计量发展重点开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围绕产业链,梳理计量现状;二是聚焦重点技术,突破装备瓶颈;三是面向产业急需,开展计量规范研制。他肯定了有色协会及有色计量委在行业计量技术规范制定、计量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并为有色金属行业计量事业发展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高度重视行业计量工作。充分调动企业重视发展计量工作的积极性,通过组织开展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计量比对、能力验证等活动,促进企业计量资源优化升级和计量能力提升。
 
二是牢牢把握计量发展方向。长远系统布局行业机构的计量服务能力,运用“互联网+计量”的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完善我国“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建设,瞄准计量数字化关键领域,构建开放协同创新体系。
 
三是加强建设计量人才队伍。要培养既熟悉产业状况,又掌握较高计量技术水平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同时要加强计量技术委员会的组织与管理,汇聚专家资源,充分发挥智库作用。
 
四是着力提升行业计量能力。加强行业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推动计量技术与新技术、新工艺协同,适应产业新发展,助力解决产业面临的“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难题,真正为有色金属采选冶及加工等全产业链的测试服务提供技术保障,有力提升有色金属产品质量。

杨鹏介绍,自2018年开展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编制工作以来,行业计量技术规范计划下达数量逐年增加,规范的编制水平也逐年提高,目前已发布项目38项,2025年申报计划的论证项目超30项,行业队伍日益壮大,成绩可喜可贺。她为有色计量委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完善计量体系建设。持续开展计量技术规范编制工作,加快构建结构优化、先进合理、满足行业实际需求的有色金属行业计量技术规范体系,有色标准所要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协调作用,提升计量技术规范、标准样品、标准的协同作用,为保障测试准确度、提升产品性能发力。
 
二是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计量技术规范水平。各起草单位应对计量规范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做好方法验证工作,秘书处也应组织好计量技术规范编写指导、计量政策解读等技术培训活动,挖掘和培养一批行业计量人才,还应加强审核、重视编制说明,把好规范研制的最后一道关。
 
三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规范编制参与度。建议有色计量委员会围绕近几年发布的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继续开展多维度、多方式的宣贯解读活动,扩大有色行业计量工作影响力,吸引更多企事业单位加入到计量队伍中。
 
马存真表示,在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指导和关心下,有色计量工作有声有色,蓬勃发展,此次会议规模空前,侧面反映有色计量工作已达新阶段,今后更要积极落实上级领导的关心要求,团结奋发,为有色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计量力量。

郭沁沐以期货市场发展历程和作用、有色金属期货市场运行情况、期货市场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话题作主题分享。她表示,上期所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初心使命,推进新品种研发,促进已有品种功能发挥,完善交易、结算、交割等机制,全方位促进产业客户参与度,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交易所。

杨素心作题为《奋楫扬帆 行稳致远 扎实推动有色计量工作迈上新台阶》的年度工作报告,总结历史经验,展望未来规划。
 
2024年,有色计量委工作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稳步推进,行业计量技术规范进入新阶段;二是精研细究,持续提升计量技术规范质量;三是多措并举,加快建设行业计量人才队伍;四是强化应用,首次开展计量规范宣贯解读。就2025年工作重点和思路,报告提出,一要科学统筹,推进行业计量工作体系化发展;二要筑牢基础,加强计量技术规范研制和应用;三要深耕细作,持续完善计量委员会组织管理;四要齐心协力,发挥计量的质量基础支撑服务。
 
随后,杨军红宣读了“2024年度有色金属行业计量先进工作者”名单,并在大会进行了表彰。

会议邀请了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碳排放量计量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任歌,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主任工程师谭本清分别作题为《铝冶炼行业碳排放计量》与《计量支撑铝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专题报告,该环节由杨素心主持。

12月19日下午,会议讨论了秘书处工作报告,听取完善有色计量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建议,并逐项论证了2025年度有色金属行业计量技术规范计划项目。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有色计量委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领导下,各位委员及相关单位的支持下,进一步优化工作模式,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不断推动有色金属行业计量体系完善升级,夯实行业计量基础能力建设,用扎实的工作成效,为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计量支撑。

上一篇:【会议报道】2024年有色金属行业检验检测机构培训及研讨会召开
下一篇:再生金属标准发布实施推进会及标准宣贯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