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7日至18日,全国有色金属标准项目论证会暨标准工作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主办,中国铜业有限公司协办,来自有色金属行业300余家单位的近700名代表参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装备材料处处长曹一丁,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学技术部质量标准处处长杨鹏,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存真,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何书林,中国铜业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经理苏耀华等领导嘉宾出席大会,曹一丁线上讲话,杨鹏、马存真、苏耀华发表讲话、致辞,全体大会由全国有色标委会秘书长、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标准中心主任赵永善主持。
曹一丁介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就此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了《传统产业标准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聚焦石化、机械、轻工、钢铁、有色金属等十大传统领域,制定和发布一批重要技术标准,将为有色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和高端化转型筑牢根基,为有色金属产业标准提升引领产业化升级保驾护航。
他对有色标准化工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优化标准布局思路,把握住国家层面对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的迫切需求,通过标准研制解决政府关心和市场关注的问题;二是积极落实标准化改革要求,提升标准研制效率,加快标准供给速度,提高标准水平,优化工作模式;三是紧密配合秘书处工作,推进体系优化结论落地;四是持续强化标准实施应用,加强标准贯标推广,做好实施应用效果跟进评估,研究制定重点标准实施指引,加大标准应用力度。
杨鹏介绍了2024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整体运行情况和有色行业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标准化工作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2024年,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在完善标准体系、助力科技创新、推动行业绿色发展、数智化转型等方面成绩斐然。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她呼吁企业积极参与协会调研工作,反映真实问题、提出真知灼见,为国家规划贡献智慧,同时谋划好企业自身“十五五”发展。
她就有色标准化工作思路谈三点建议:一是聚焦国家政策部署,全面实施有色金属标准化战略;二是加快新兴领域标准研制,以标准引领有色产业优化升级;三是及时掌握国际标准动态,积极开展国际标准化活动。
马存真结合行业和近期标准化工作动态分享了三点想法。一是有序推进标准体系优化结论落地。他强调,有色标准体系优化着重于国家、行业、团体标准一体化研究,为标准体系的科学构建、引领作用的有效发挥奠定了坚实基础,体系优化结论的落地需要全行业协同推进。二是重视并主动适应国家标准化改革动向。如标准研制周期缩短、强调标准质量和实施应用、强制性国家标准政策调整等等,均体现了国家层面对标准工作的日益重视,需密切追踪,严格执行。三是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及时响应标准需求。在国际形势动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背景下,标准工作要做好预案、调整预期,及时响应国家政策变动,在标准项目上主动作为,积极应对。
苏耀华介绍,中国铜业始终坚定不移秉持创新驱动理念,积极以技术标准为引领,推动有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主导及参与制修订国行团标及标样二百余项,范围涵盖产品、技术规范、检测方法、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等领域。下一步,中国铜业将构建铜、铅锌、锗全产业的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打造覆盖全流程的标准体系、规范数据与装备标准、建立全生命周期标准、搭建标准化研制交流共享平台,以标准为基石,争做行业标准建设的引领者与推动者,引领行业整体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全体大会结束后,轻金属、重金属、稀有金属、粉末冶金、贵金属五个分标委会分别召开了项目论证会,各分标委会在会上审议了智能制造和低碳标准工作组论证通过的项目、有色金属行业“以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专项标准计划清单,对已技术审定的项目进行委员终审,并论证了有色金属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会标准计划项目及外文版项目。
18日,会议进入分组讨论环节,轻金属、重金属、稀有金属、粉末冶金、贵金属五个分标委会分11组对60余项在研标准项目进行审定、预审或讨论。